上個世紀發(fā)明的場離子顯微鏡可以直接進行原子成像,與其他顯微鏡成像方式相比更別具一格,它能清晰地顯示樣品表層的原子排列和缺陷,在此基礎(chǔ)上進一步發(fā)展的原子力顯微鏡則可以對不同元素的原子逐個進行分析,鑒定其元素類別,還可以給出納米空間中不同元素原子的分布圖形。
原子力顯微鏡由一個真空容器組成,被研究材料的樣品制成針尖形狀,其曲率半徑約為50nm,被固定在距離熒光屏大約50mm的位置。樣品被冷卻至深低溫,以減小原子的熱振動,使原子的圖像穩(wěn)定可辨,并接3~30kV正高壓作為陽極。儀器工作時,首先將容器抽到10-8Pa的真空度,然后通入氦氣、氖氣或氬氣等成像氣體至10-3Pa。在加上足夠高的電壓時,樣品附近的氣體原子發(fā)生極化和電離,氣體離子在電場作用下射向熒光屏產(chǎn)生亮斑,在熒光屏上即可顯示表層原子的清晰圖像,其中每一亮點都是單個原子的像。為了使圖像得到增強,在熒光屏前面放置一塊微通道板,當氣體離子射入微通道板后,產(chǎn)生一束增強的二次電子,二次電子轟擊到熒光屏上產(chǎn)生一個增強的亮斑。
原子力顯微鏡可以用來做元素分布,主要是可以給出納米空間內(nèi)的元素三維分布情況,研究納米析出相或者納米團簇、偏聚等問題,可以既給出原子位置又給出原子是什么,在此領(lǐng)域要比其它分析手段先進很多。